管子 发表于 2009-12-16 13:46:46

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着眼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俗话说,欲成才,先成人。可见,健全的人格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认为,在应试教育的误区,这一重要课题往往被文化课的学习挤到一边,即使是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贯彻的今天,这一问题仍没有引起不少教育管理者的重视。这里,我想举一例子:据《羊城晚报》披露,2000年暑假约300名14至16岁的中学生赴美国参加夏令营活动,8月8日,他们到达拉斯维加斯进行观光旅游活动,学生被安排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由于中国学生的高声吵闹,乱扔脏物,围观学生禁止观看的赌场,甚至两次按响火警,弄得消防车、救护车全来了,酒店紧急疏散人群。酒店在不堪忍受的情况下,强行搬出了他们的行李,锁上门,把学生全部驱逐出酒店。这一消息确实令人震惊。由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学生不拘小节,任性,缺乏公共意识,从而导致被驱赶的下场。这不仅有辱这些学生的人格,简直有辱中华民族这个传统的礼仪之邦的尊严。面对这种羞辱,我们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老师感想如何呢?看来,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确实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那么,到底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我们的尝试是:
一、培养遵规守纪自我约束的能力

遵规守纪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一个学生不知道纪律的约束,不懂得遵守规章制度,那就一定不是个好学生,长大了也不是一个好公民。只有在学生时代,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懂得遵规守纪的重要性,形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好学生,长大了才能谈得上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不违法乱纪。为了提高学生遵规守纪的认识,我们首先组织各班学生召开这样的主题讨论会,“作为学生,应该遵守的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有哪些?”,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纪律管理条例》、《班级公约》这些内容,知道学校对每个学生有哪些约束。接着我们又要求各班召开“我在遵规守纪方
面常有哪些出格行为”的主题班会讨论会,然后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常常违纪违规的行为制订能够立即或逐步改正的计划和决心,并要求学生写出如果违背了计划和决心的自我谴责形式。诸如自我检讨,自己主动做好事一件,自己主动参加义务劳动一次,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述说原因或唱一支歌、表演一个节目,想法化解班上一对同学的矛盾等等。通过上述活动,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在无任何强制性措施的压力中明显增强了,学生的违纪违规次数明显减少。

二、培养良好习惯的自我形成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教育失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公德意识差,国人有不少坏习惯。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考察许多国家,他感受最深的是华人居住区环境卫生较差,这不能不说我们的学校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尽到责任。魏书生到俄罗斯考察,他深有感触地说:“俄罗斯教学秩序井然不必说,广场车站、机场码头,所到之处,人们极其文明,凡有排队的地方,无一人拥挤,司机半夜过十字路口,明明横道上无一辆车,也无警察,他也绝不闯红灯。莫斯科红场边上的大商场无一人大声讲话,圣彼得堡大街上的候车亭三面是大透明玻璃隔开,没有一块玻璃损坏,伊尔库斯克公共汽车上无人售票,但旅客都自动往票上打作废的洞。当时俄罗斯上层乱作一团,通货膨胀,但人民群众却如此冷静、文明、克制,确实得佩服他们教育的成功。”过去,我们学校都忙于让学生死擂得高分去了,的确忽略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基本上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下,在题海中挣扎,也无暇顾及什么习惯不习惯了,疲劳过度,倒在床上便呼呼睡去,脱袜子甚至毛衣的习惯没有了;起床铃响了,早上还想多睡会,整理床铺、洗脸刷牙的习惯也没了;走在路上还在想哪些作业没完成,老师检查起来怎么办?连观察过往车辆和行人的习惯也丢掉了;做起作业来赶忙交差,什么书面整洁、字迹工整、审题仔细、答题完整的习惯也忘了;周末例假,作业仍是成山,什么家务劳动、洗衣做饭的习惯已抛到九霄云外;即使天凉了,意识到自己发冷,也无暇顾及,遭受风寒感冒之苦,连及时去医院治疗的习惯也扔掉了。可见,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得要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题海战役中走出来,将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化,切切实实为学生减负,才能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创造条件。如何让学生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呢?我们首先还是让学生谈谈我们应该从学习、生活、劳动、卫生、安全、人际交往等诸方面形成哪些好习惯,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编排,用四字歌为学生编出了《一日学习习惯》、《一日生活习惯》、《中学生礼仪准则》、《安全意识不可忘》、《文明用语十条》、《健身去疾十要十忌》、《周末家务十件事》的顺口溜,分别张贴到橱窗和教室。接着,我们又让学生对照顺口溜上的要求,逐条检查自己身上还存在哪些不良习惯,并将这些不良习惯记下来,然后逐条写出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并形成良好习惯的座右铭,贴在课桌、寝室等地方,并邀请监督者(可以是老师、学生、家长)逐条签名,向监督者提出自己如没有改正这些习惯的自我谴责办法,如首次违反,主动向监督者认错,再次违反写500字的危害分析说明书,多次违反面向全班同学念说明书,做若干件好事等等。学生对良好习惯养成的认识提高了,彻底改掉不良习惯的决心大了,接受同学、教师、家长监督的自觉性增强了,改掉不良习惯的目的就可以达到了。在我们学校,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过程,学生良好习惯便基本形成。有一个同学的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不到两个月,便十分感激地对班主任说:“我孩子到你校读书变化不小,回到家床铺清理整整齐齐,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说话不再粗鲁而有礼貌,穿着也讲究卫生了。”
三、培养日常生活的自我料理能力

学生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试想,一个学生如果自己什么事也不会做,处处依赖别人,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还能谈得上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吗?我们不是听说过有名学生考入某大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了吗?这跟该生在整个中小学学习期间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从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学校没注重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西方国家很注重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美国有一所中学,每个学生在读书期间,必须做这一样一次尝试,即让学生分文不带,空手出去,独立生活一周后再返回学校。我们可以想象,能接受这样锻炼的学生,其自理能力是多么强。如果一个学生连自理生活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他步入社会之后,还有敢闯敢干敢创新的胆量吗?还能独树一帜创立大业吗?可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确实很重要。学生将来能独立生活、独立创业,还得靠读书期间注重他们自我料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进入我校后,我们对学生便提出做十件事的要求。1、必须一天两次洗脸刷牙,夏天一天一次、冬天一周两次洗澡;2、每天早起或午睡后必须将床铺整理得十分平整,被子叠得箱子般整齐,衣服行李叠放在指定位置,寝室毛巾浴巾要形成上下两条线;3、学生自己的衣服、鞋袜、被子必须自己洗,不准往家带;4、每学期每个学生到食堂值班烧炉子一天,做饭炒菜各一天;5、必须将三名同学带回家,自己亲自烧火做饭招待一次;6、每个四人学习小组搞一次野炊;7、生小病不准带信叫家长来校;8、和同学老师发生碰撞必须自己在三天内将矛盾化解。9、自行车、桌凳出了毛病必须自己修理(各班都备有修理工具);10、衣服鞋子掉了钮扣或划破了必须自己修补。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做到这十个方面,至于完成好坏要求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从不会到会,并将完成情况作为学分计入学生档案。如果每个学生都完成了这十件事,那么我们认为作为初中学生,其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就应该具备了。

当然,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多方面的途径,我们只是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作了些尝试,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和研究。

kt7842 发表于 2014-7-19 17:48:11

我是kt7842,你不会忘记我了吧?

kt7842 发表于 2014-7-31 13:35:12

楼主管子是我最佩服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着眼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