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孝”当先 抽空陪父母最紧要
近日,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透露,2011年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加剧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据统计,社会养老的力量很薄弱,就广东省来说,2009年的老年床位10.3万张,仅占老年人口的1%。关注老人刻不容缓。
10月16日,我们将迎来“九九”重阳节。“九九”谐音“久久”,寓意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在1989年,我国将其定为“老人节”。今年重阳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实际行动来传递“重阳节”对老人们的关爱,组织活动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孝”文化发扬光大,这有利于将“孝”文化的传承,“孝”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孝感”活动
构建和谐社会
近日,由信息时报、孝基金、新浪网联合举办的“十大孝感瞬间征集评选系列活动”已经在广州展开,并得到了热烈响应。
据了解,“孝感瞬间征集活动”面向全国47个城市征集孝感故事,希望通过寻找感人的孝感瞬间,引导天下的父母正确教育子女,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孝亲的现代文明孝道观和良好社会风尚。
据孝基金会活动负责人介绍,此次“孝感瞬间”征集主要为从身边挖掘出来或从互联网上发现的体现“孝”的感人瞬间图片和故事,如体现家庭亲子之间的“小孝”,体现关爱社会老龄群体的“大孝”等等。
据悉,征集到的“孝感瞬间”故事和图片在通过组委会及专家初复选后,将在网络、报刊等媒体公示,接受网友、读者的投票,根据票数选出最感人50个入围名单,再结合评委审评,评选出“十大孝感瞬间发现奖”,而这些发现者将成为本次活动的获奖者,分别被邀请出席12月份在北京以及广州举办的“造福健康 孝感天下”颁奖晚会。
倡导并弘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孝”文化,正是骏丰频谱协办此次活动的初衷。骏丰认为,现代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吸收儒家文化传统,坚持以人为本,“凡是人,皆需爱”。没有文化底蕴的管理是不成功的管理,企业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将它和现代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中国管理的根本出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此次骏丰频谱发起“造福健康 孝感天下——全国十大孝感瞬间征集评选活动”,意将这种企业文化的外延扩大,在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传递健康的同时,也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突出“家庭价值体现”,让更多的人爱自己、爱家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互理解
两代人的良好互动
骏丰频谱总裁陈险峰,在提到传统文化时表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其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散,就在于有优秀文化的维系。一个民族不可能在一片荒漠上建立自己的新文化,一个人也不能脱离自身成长的文化土壤来完善自己。所以,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自省改过,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孝”一直作为人道之本而备受推崇。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孝”观念必然产生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转变。现在,小家庭取代大家庭。城市人的自我独立意识更强,更倾向于和父母分开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独生子女在组建家庭后,大多数面临着两个人养活七个人的局面,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骏丰频谱总裁陈险峰表示,现在子女的“尽孝”有点力不从心,有的甚至物质化了,很多人把孝道当作给父母些钱而已,只是照顾父母的身体,缺少和父母面对面的关爱和交流。倡孝文化正是在告诉人们,社会必须要靠家庭养老,靠孝道。
家庭成员在和老人相处时要宽容,以相互理解和尊重为基础,两代人的思想观念肯定会有冲突和差别。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生活、工作上的不顺。而儿女也应和父母多沟通、少计较,他们怕孤独,需要人倾听。
陈险峰还举了一个例子,“于丹说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受用,她说,对于父母,我们哪怕只花上三分钟听他絮叨,你看着他的眼睛,专注地追问一两句,让他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然后你告诉他:‘您歇会儿,我手里还有个事要处理,我们晚饭的时候再接着聊。’老人心里都会很舒坦。这样,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就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本版撰文 马齐 实习生 王姗姗
页:
[1]